愛上愛情當我遇到你,變的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心卻是歡喜的。——張愛玲這是張愛玲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寫下的文字。我一直無法理解,聲名鵲起的優質淑媛張愛玲,為何會對這么一個品性不高、才華平平的男子表示如斯的崇拜。
直到,我看到她寫的另一句話:“女人,要崇拜才快樂。”她,一向是極其理性的女子。她用愛情將悉心妝點著眉眼,把自己完美得包裝成一個崇拜者的模樣,卻始終牢牢把握著愛戀的方式與節奏。或快或慢、或緊或松???又或是起落、深淺,諸如此類的一切,都是她一手掌控著的。爾胡蘭成,則只是在適當時候出現的一個配角。因為,她需要愛情了。所以,她需要他了。她,一向是如此高傲的女子。我想,對于胡蘭成的出軌,她是早早就深諳于心的。她知曉名叫小周、范秀美的兩個女子,知曉,她被背叛了的。可她,如此高傲的她,卻是將不忿與怨懟當做蜜糖,零敲碎打,盡數吞吃入腹,忍了下來。只因為,在那個時間截點,她恰巧需要愛情。
即使,被她精心呵護著的愛,只剩下了一個名為“相愛”實則“相離”的空架子。正如她筆下那一襲爬滿虱子的衣袍,滿是污穢又如何?只要她喜歡,定會裝飾著它,讓它看上去是華美且完好的。但是,當她不需要愛情的時候,她就會決絕地說:“我不喜歡你了,而你,是早已不喜歡我的了。”她,一向是萬般聰慧的女子。從這“早已”二字,便是道明了她的聰慧。而后來,她被胡蘭成當做了嘩眾取寵的工具——即使他已是娶妻,卻仍在書中賣力得像眾人宣告她與他有過的糾葛以求書籍大賣。她定是惱怒的,惱她緣何選擇了這么一個粗鄙的東西。可即使不忿,她仍是聰慧的,從不予以任何回應,放任那個男人唱著獨角戲。而她,作壁上觀。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出戲,那么,在張愛玲的腳本中,她永遠是優雅且亮眼的花旦。而胡蘭成,只是穿插在其中的折子戲,占全劇的幾分之一罷了,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局,只是在她的編整排步之下成為生角抑或是丑角。
對于張愛玲來說,胼手胝足之后的傷心無望、苦痛掙扎永遠都是深藏在背地里的,而明面上,她始終保持著一副高姿態。正如她多部出版作品扉頁上應刷著的那張照片——精致的盤發,下頜微微向上傾,雙眼斜睨著鏡頭,雙手交疊呈自我保護的狀態。她,是不會讓人看穿她深藏在明媚之中的千瘡百孔。當然,我所說的“千瘡百孔”,不是胡蘭成帶給她的,是愛情帶給她的。而她傾盡一生,費盡心力在維護著的愛著的,也不是任何一個男人,是愛情。她就是這么一個愛上愛情的女人。一個在風月中冷眼旁觀,在需要之時按部就班編寫著愛情劇本的女人。她,就是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