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泛黃歷史的幾千年以來,沉魚的西施一直傳誦到了今天。穿越歷史煙云,于時光之河畔眺望,仍依稀可見——你,在水一方,裙裾飄飄,一襲白衣,純美如雪。浣紗江滋養的女兒,顯示出絕世的清麗,絕世的靈性,令飛鳥為之徘徊,令池魚為之沉迷;你清高而憂郁的眼波,飄來,又蕩去;不勝嬌羞的模樣,讓過往的路人都為你撒下幾許嘆息的眼淚。滄海橫流,塵世難料,命運莫知!可你,任憑風雨飄搖,任憑刀光劍影,在斑駁世俗中抖落一身風塵。只身入吳的你,以嬌弱之軀,毅然擔當起復國的重任。
在我的眼中,“西施”是一個神圣不容侵犯的名姓,只她那美麗動人的容貌,讓她擔起了救國、復國的重任……想她一個浣紗女,本該平平淡淡地過完這一生,和自己相愛的人廝守一生。但她的一生,總是有那么多的坎坷,總是有那么多的一波三折。她在吳國的三年,出賣了自己的身體、青春,換來了吳國的荒廢。她,雖為一個弱女子,但她卻擁有如男兒一般的傲氣……她完成自己入吳的使命!她,讓我誠服……
“西施,西施……”每當我在心底輕輕呼喚,“西”與“施”這兩個字讓我倍感凄涼,有一種萬物凋謝的創傷,是秋天,對是秋天的感覺,悲涼的秋天……不能與相愛的人廝守一生,不能給父母親孝道,她,難道不可憐嗎?
站在波光粼粼的浣江岸邊,好像夢回千年之前,在清澈的浣紗江畔,傳來了陣陣嬉笑聲。其中有一絕美女子那銀鈴般的笑聲讓我聽得心曠神怡。定睛一看,那女子,雪白的肌膚仿佛吹彈可破,一雙大大的眸子仿佛是清澈見底的湖水,好似能洗滌所有的不潔,長而彎的睫毛更為她增添了幾分神韻,透過微微張開的紅唇能望到那一口排列整齊好似粒粒珍珠兒的玉牙。瀉于腰間的如黑綢般的發際隨風揚起,好像還能嗅到發梢的清香味。黑發與白衫交相輝映,整個人如落入凡間的仙女兒。在她的美貌和笑聲中醒來,我感到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羅隱的這首《西施》讓人真的不禁拍手叫好。正如詩中所說“越國亡來又是誰?”吳人都說是西施的錯,但他們有想過,在越國亡時,是誰造成的呢?還不是吳國!這首詩為西施洗脫冤屈,作為西施故鄉的諸暨人,我還真要感謝羅隱幫助西施摘掉了“紅顏禍水”的帽子。
在我的眼中,西施是一個美而勇敢的女戰士的化身!并不是紅顏禍水,她是一個護國的戰士。她為了復國,行走在火海之中,舞在竹尖之上,睡在自己的淚泉之中。
沉魚西施,美得讓人心動,美得讓人心痛……
西施,不滅的容顏;西施,不老的神話;西施,不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