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航天的領域有無數人懷揣一顆要有我們自主研發的發動機的理想,讓我們的航天器上裝著一顆“中國心”!這種理想幾代人都在努力為之奮斗。。。。。。最近一些天,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小區一端的航空發動機生產車間方向常常傳來發動機試車的轟隆聲。剛開始的時候,我一聽到那種聲音心里真的很煩。后來聽爸爸說,我們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上面使用的艦載機殲-15轟炸機的心臟,就是在那里誕生的。我國航空母艦的下水,標志著我們國家海洋防御領域的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這對于喜歡看戰爭片,戰爭書,佩服那些元帥、將軍的我是一種很大的震撼。
從那以后,再聽到那轟隆隆的聲音不再感覺心煩,甚至越來越喜歡聽了!我家居住的小區,一向以干凈、幽靜而受大家的喜歡。在我的記憶中,每次過年的年三十兒,放鞭炮放禮花的都明顯比附近其它的小區要少得多。可是去年過年三十晚上,那鞭炮禮炮的聲音卻是此起彼伏,一下子熱鬧起來。后來我才逐漸明白,原來殲-15轟炸機的發動機經過了十多年的設計研究,終于研制成功了。在過去的日子里,那些科研人員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甚至是面臨“下馬”(有關管理部門,覺得無法研究成功,或沒有必要繼續投入研究經費,而終止資金投入,使研究不能繼續進行的意思。)的危險,但他們咬牙挺過來了。也許年三十兒燃放的鞭炮,就是對那真正中國心研制成功的慶祝吧,或者是那些研究人員壓抑了十多年的郁悶,終于可以釋放出來了。
有很多的孩子喜歡在別人面前夸耀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從事什么工作的,可是我們同學中,他們的爸爸媽媽是研究人員的事兒,他們卻很少提起。我每天也只是看到他們忙忙碌碌的,不知道忙些什么,他們每個人,都顯得那么低調。。。。。。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研究所決定每年贊助我們學校五萬元的教育基金。在捐助儀式上,一位研究所的領導講話說:我們研究所盡管研究經費現在很緊張,但我們再窮,不能窮教育,因此決定每年捐助學校一些錢作為對教育的支持。當時同學們都非常地興奮,以為要給大家發錢呢,后來才知道,要學習好才可以得到獎勵的。。。。。。
不過從那時起,大家真的都很賣力氣學習啦!在我們的學校的教學樓的走廊,有很多圖片,什么泰山發動機、昆侖發動機,還有轟炸機啦等等。我想,這些圖片絕對是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在殲-15轟炸機“中國心”的研發過程,和研究所對我們學校教育的重視當中,我看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因為研究所的領導已經把航天發動機知識的教育工作做到我們這些還在念小學的孩子們身上!發動機的試車聲又響起來了------真好聽。轟-----轟、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