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對某種事物有著強烈的向往和追求,那這種向往可以稱之為夢想,而如果是對名族對中華復興的夢想,便是中國夢。
從小失去父母的霍去病,在舅舅衛青和姨媽衛子夫的照顧下成長,身為皇親國戚,成長環境自然很優渥,而霍去病少時習武,驍勇有嘉,也頗受皇帝賞識,他的身份和地位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然而對他而言,家庭的溫暖卻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寄人籬下的日子總不是那么好過,林黛玉寄居舅舅家時,還曾寫下過“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詩句。霍去病雖不是林黛玉這個多愁善感的小女子,但十幾年的孤寂和嘆息也或多或少的催生了他對家的渴望。
然而,匈奴進犯,漢武帝座下除衛青霍去病少有可御敵之人,衛青年事已高,北擊匈奴的重任自然落到了霍去病頭上。戰場,就是殺場。“古來征戰幾人回”,北上沙場,只會讓他能有個家的夢想漸行漸遠。而他臨危受命時的從容不迫,似乎早將他的夢想拋到九霄云外,只留下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捍衛國土,保全漢室,是漢朝的夢想,整個漢族的夢想,北擊匈奴,就不會再讓漢族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天下就不會有更多像霍去病一樣孤獨的孩子。為了這個民族夢,中國夢,他暫且擱置了自己的夢想。揮刀北上,一路披荊斬棘,鐵蹄踏過之處不再出現匈奴的蹤跡,封狼居胥,以民風彪悍著稱的匈奴為之聞風喪膽。
他實現了中國夢,民族夢。
不幸的是,此時已功成名就的霍去病誤入危機四伏的魔鬼城,背部中箭,不治身亡,時年23歲。
很多人為之惋惜,如此一個英雄竟英年早逝。但我想,中箭的那一刻,他應該是幸福的吧。復興漢室的大業已基本完成,國家安定了,作為一個將士,這是莫大的榮耀,而此時自己可以去天國和父母相聚,他又何嘗不是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也許,我們的夢想并不是那么偉大,也許,我們的夢想無法實現,但我們有中國夢,實現了中國夢,何嘗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