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我們班舉行了一次辯論會。正方由班長劉寧組織,他們的辯題是“小學生不應該見義勇為”,反方由我組織,辯題是“小學生應該見義勇為”。
辯論會就要開始了,雙方各拉兩張課桌拼起來,完全一副大專辯論賽的架勢。正反雙方共八位同學信心十足地上場了。主持人大聲說:“辯論會現在開始。”雙方分別陳述了各自的辯題之后,便進入了第一輪。正方一辯說:“我們小學生不應該見義勇為,因為我們現在還小,沒有那個能力去見義勇為,所以小學生不應該見義勇為。”反方一辯說:“我們小學生應該見義勇為,因為見義勇為屬于一種美德,一些好習慣、好品格就是靠從小培養,只有在一顆幼小的心田種上美德,到長大以后美德才會開花結果。”正方二辯說:“小學生如果見義勇為,就要去與別人搏斗,很有可能會受傷。”反方二辯說:“我們現在是小學生,要見義勇為,不一定就是自己去與別人作正面斗爭,可以去找援兵來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經過大約十分鐘的辯論,第一輪結束了。我們又進入了第二輪,自由辯論。一開始,我就與劉寧大戰了一場,他一句我一言地辯論了好幾個回會。雙方辯論得都很精彩。正方說:“我們小學生見義勇為,很有可能會受傷甚至死亡,做父母的會很傷心,會給我們的家庭帶來很大的災難。”反方說:“如果一個人救另一個人,只要能把他救出來,那就是傷了、死了,他也會覺得是無比光榮的。”……兩節課都下了,我們的辯論賽場上依然是唇槍舌劍。
經過這次辯論會,我還是堅持我們反方的觀點。正方主張我們小學生現在只要把學習搞好,見義勇為不是我們現在該干的事。可是,我覺得如果小時候沒有見義勇為的精神、行動,等長大了即使成了才,沒有那種美德,也成不了人。現在社會需要的是人才,既要有才干,又要有美德。現在的人看重的是金錢與利益,根本不顧及奉獻與正義,那么我們小學生就更應該見義勇為,用我們的行動去感化這個成人世界,讓他們良心發現,用善良、正直和智慧創造出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