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節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歷4月5日,古有清明節前一天這“寒食節”之說,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后逐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每到清明節我們要完成蕩秋千、蹴鞠、踏青、植樹、放風箏,其中之一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候叫探春、尋春……這次清明節,我們一家人還有姑爺爺、姑奶奶一起去為老太爺爺掃墓,開車到了墓園后,拿著準備好的各種祭拜物品進入了墳園,里面到處是墳墓和前來掃墓的人們,我們在墓碑前擺放鮮花一起為老太爺爺祝福,還帶來了許多好吃的,然后一起燒了許多紙錢,回來的路上聽大人講,人們都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懷念已故的親人的。今年的清明節放假的時間比較長,媽媽還帶我和我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園踏青,在那里我們玩的開心極了!
這個清明節,是我過的最有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