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皆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古詩家喻戶曉,它包含了作者對農民的憐憫和對人們不愛惜糧食的悲嘆。詩人用一首簡短的五字詩將它們密切地聯系在了一起,表達了這樣一個深刻含義。如今,農民伯伯的勞動和我們的衣、食、住、行、用有著緊密的聯系。當你吃完飯時有沒有想到這些歸誰所功?
當你應為吃飽所剩下飯、菜時有沒有想到農民們的辛勤勞動?當人們將吃剩下的山珍海味倒進垃圾箱里時,你又想到了農民伯伯每天因勞動而留下的顆顆汗珠,想到了每一粒米上農民花了多少心血來供人們吃?當人們隨心所欲地浪費糧食,有誰可想到那些農民們怎樣來培育這些種子?難道這些有人沒曾想過?愛惜東西吧!因為它是我們衣食父母的心血,或許你并不在意這些,但也要從現在注意這個問題。
不要再讓別人為你嘆息,因為足唉也!要從我們自身做起,不要讓農民們的辛苦白白浪費,從現在,愛惜糧食,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