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是第一部讓人腎上腺素激增的姜文電影。沒有那些難懂的和晦澀的意象,此次的姜文是如此的純爺們,刀刀見血,酣暢痛快。
第一次,姜文講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第一次,姜文留下了“一地雞毛”。這部電影是諷刺?是混亂?是針砭時事?還是毫無意義?或許只有姜文才能給我們答案了。
周潤發(fā)、葛優(yōu)、姜文,能讓三位影帝同臺演出,本片可謂繼《建國大業(yè)》后又一次小規(guī)模明星聚會。周潤發(fā)之“奸”,葛優(yōu)之“詐”,姜文之“霸”,盡顯影片中三位主角之個性。
姜文飾演的土匪,與周潤發(fā)飾演的惡人,展開了一場場斗智斗勇的精彩*對決。葛優(yōu)飾演的騙子,在其中“出謀劃策”,“吃里扒外”,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
再看影片之配角,劉嘉玲、陳坤等,都是可以在別的電影中獨挑大梁的演員。還有那馮小剛在影片開頭的友情客串,盡管短暫,但其表現(xiàn)出來的風格卻是此后全片的基調(diào):“一黑到底”的黑色幽默。
對于無條件喜愛姜文的觀眾來說,《讓子彈飛》是一部無論怎么想象其精彩都不過分的電影,如果你偏愛《鬼子來了》那個路數(shù)的話,驚喜會更大些。算上這部姜文 16年也只拍過四部電影,平均下來跟奧運會和世界杯的頻率同步,其中《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太陽照常升起》可以算做姜文以與文革有關的青春記憶為藍本的式的作品,而《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則更多地體現(xiàn)出姜文以個人趣味為主導的創(chuàng)作方向。
《鬼子來了》是有獨立藝術品格的電影*,其蘊含的沉重主題和表現(xiàn)上的諧趣性所形成的反差,是能夠很好地包容姜文的個性化風格的,并賦予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黑色幽默成分以極大的回味空間。 在我看來,《讓子彈飛》遠不是最好的姜文電影,但卻是最霸氣也最娛樂的姜文電影,而且在觀影過程中不乏發(fā)現(xiàn)的樂趣。
雖然有些失控,但我仍然從心里喜歡這部電影,畢竟姜文只有一個,他的每次出手都是不乏驚喜的,這種華麗麗的野性和自負,是只有在姜文的電影中才能看到的。但是這畢竟只是一部電影,而且還是一部中國電影,它可以造一個夢想,但其本身還是成為不了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