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有甜蜜的、有苦澀的、有枯燥的、還有充滿樂趣的……而在我的記憶中,童年是甜蜜的。
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在外公的家玩。木地板、瓷磚墻、漂亮的花瓶里插滿了花,古色古香的。那時候,家用電器并不多,只有風扇、古老的電視和破舊的電視機。那時的我,認為最快樂的事就是:跟著外婆,提著木桶,學著外婆的樣子,到河邊用木棍往臟衣服上敲。雖然水濺到臉上很不干凈,但我認為那是最快樂的,誰也阻止不了我。
但我最懷念的是在外公二樓發生的事。在外公的房間前有一塊凹凸的木地那時,我還是僅僅會走路,自己一個人爬上了二樓,不經意就看見了那塊凹凸的地板。于是,我用腳來踩它,它還會發出地板與地板摩擦的聲音……那時,稚嫩的我卻天真地以為,這是地板在向我問好!
童年雖然快樂、有趣,但并不漫長。
當我三四歲的時候,在東莞工作的爸爸讓媽媽帶我和弟弟到東莞去住。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我幼小的心靈一下子復雜了起來:“到東莞去住是什么意思?是說我到那里就不能和外公互相擁抱了嗎?是說我再也不能和外婆一起去河邊洗衣服了嗎?是說我再也不能聽到地板的問好了嗎?”
我的心里既難過,又期待。
我難過的是我即將要離開這個伴我成長的地方了,期待是因為我很想知道東莞是個怎樣的城市。
在我們離開的那一天,我總是低著頭,因為我怕我回舍不得,舍不得我的外公、外婆;舍不得外公、外婆的家;舍不得我的家鄉……令我更怕的是:我一激動就會跑回外公的懷抱當中……
幾十分鐘過去了,我們已經到東莞了,我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當我下了車后,周圍的景象另我目瞪口呆:
多么美麗的一個城市啊!
每一棟樓都是那么的高,那么多的小方格使人眼花繚亂;公路的四周都栽滿了花草,并修剪得漂漂亮亮的;望不到頭的公路上沒有一點垃圾;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名牌車從身邊飛馳而過……
幾個月后,我們住上了大大的房子,很漂亮,很豪華,很有氣派。這里的家用電器明顯變得漂亮了。有冰箱了,有洗衣機了,有空調了。電視也比家鄉的氣派了、豪華了。但我仍然忘不了家鄉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里,我也有了自己的同學、朋友。但我也漸漸感覺到了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了。我要做一個好學生,要得到父母的認可。
時間一晃而過了,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而且,每一年過年,我們全家都會回家鄉,我依然和外公相擁;依然和外婆一起洗衣服;依然向木版“問好”,但唯一改變的是我們的年齡,我已經再也沒有當年那種稚氣了,因為我已經長大了。
啊,我七彩的童年,多甜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