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常有媒體宣傳,有老師教導,有世界環保日……所有的一切讓我知道了要善待環境,否則一旦地球資源耗竭,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可畢竟只要輕輕一扭水龍頭,清澈的水就嘩嘩的傾斜而下,只要一走出房門,還是綠樹濃蔭鳥語花香,那么就讓我們一起進行環保行動,綠色環保,人人有責。
烈日當頭,驕陽似火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小梅沙玩,車內開足了空調,可我的心里還覺得熱得慌,突然抬頭在馬路邊我看到了一塊大大的廣告牌,上面有一滴清澈無比的水珠,似乎能沁人心脾,讓我瞬間感受到了“它”的涼爽,順著水珠緩緩流入我心里,我看到了水珠下面寫的話:人類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淚。它深深觸動了我,讓我感到無比震撼。
于是我開始真正有了“環保意識”,我了解到美國的環保斗士——約翰·弗朗西斯為了宣傳環保“禁聲”17年,背著旅行包徒步或騎自行車在國內旅行,用手勢、眼神或紙條表達想法,他要用獨樹一幟的方式,讓人們倍加關注環保理念。我知道了中國江蘇38歲的渡津,徒步100多個城市宣傳環保知識,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和危險。我還知道了貴州省黎平縣雙江鄉四寨村的侗族老農,經過20年辛苦耕耘,讓5000多畝荒地變成了滿目蒼翠的松杉林···我立志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為環保作一番奮斗。
媽媽說,環保不是一種創舉,不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它應該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你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開始關注身邊的事:爸爸媽媽開車時,看到前面有人擋著路,會慢慢跟隨,我問:為什么不鳴一下喇叭?媽媽說,那樣會嚇著別人,會制造噪音;今年二月,我們搬到了學校附近住,那是個30年樓齡的房子,樓下大鐵門和每家每戶的防盜門都有一定歷史了,每次開關都會聽到轟然一聲,我們就叫來了修門的師傅,給門軸上了油,加了木板,這樣就不會發出巨響擾人清夢了;我們到樓下遛狗時會帶上紙巾和廢膠袋,要是狗狗大便,先用紙巾包住再放入膠袋并扎緊袋口后投進垃圾箱。
現在,小區每天清晨五點鐘,清潔工就會開始掃地,粗硬的竹條掃把橫掃在粗糙的水泥地上,那是真正的”狂風掃落葉”,一陣陣“刷刷”聲猶如經過千軍
萬馬,能把正熟睡中的小童從甜夢中吵醒,更不用說小區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對于本來就睡眠不佳的他們,這種噪音無異于慢性自殺,我要跟管理部的叔叔阿姨溝通溝通,希望他們能用軟一點的掃把,還人們一個安靜的環境……
環保不只是嘴上說說,只有每個人都提高意識付諸行動,世界的環境才會越來越美好,綠色環保,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