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數量變化研究報告留住江豚的微笑,留住我們身邊的美好,不要讓失去的悲傷再來。。。——題記
隨著環境的惡化,我們失去了許許多多的朋友。白鰭豚,我現在還記得在水生所標本館里看到最后一只白鰭豚淇淇的標本的時候的那種傷心的感覺,也還記得圖片上淇淇孤獨的死去后,白鰭豚研究組陳教授那悲傷的眼神。而現在,江豚,這個帶著憨憨笑容的、這個通人性的、天真單純的水中熊貓,也被逼到了自己命運的死角。它們暖暖的笑容很有可能會隨著時間和長江環境的惡化而冰冷掉。
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僅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江豚通常棲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帶等淡水中生活。每當江中有大船行駛,江豚則喜歡緊跟其后頂浪或乘浪起伏。
它還會做出有趣的吐水行為,將頭部露出水面,一邊快速地向前游進,一邊將嘴一張一合,并不時從嘴里噴水,有時可將水噴出60~70cm遠……它們不單單是一種動物,它們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但是,它們的數量也在時間的消逝間變化——年份數量增減環境變化11988年2700只///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洞庭湖水質突變×21994年2500只減少水質污染加劇,血吸蟲疾病擴展×32000年2000只減少洪澇災害平凡出現,氣候災害多樣×42006年1800只減少濕地資源衰退,生態平衡遭破壞×52024年1200只減少人為公化污染加重,水資源造破壞×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江豚的數量在逐漸減少,而環境的污染卻日益加大,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的環境也越來越惡劣,可愛的江豚也被惡劣環境所害,數量逐漸減少。水質被破壞、過度的捕撈,都是使江豚減少的原因。江豚自古就是人類的朋友,時至今日,生態資源日益緊縮的“地球村”竟再也沒有容下一只江豚的位置。
江豚,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在拯救江豚的生命,江豚又何嘗不是在拯救我們人類自己?科學家預計,再過15年,我們將再也看不到江豚!自由游弋的江豚總是面帶微笑。它們活潑溫婉,聰明而有靈性,是長江里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可是工業污染、過度捕撈、日益頻繁的航運和水利工程,讓它們變得比大熊貓還要珍稀。只有保護好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才能給江豚創造最后的生存繁衍機會,讓它們的微笑延續。讓我們一起,留住江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