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都知道“東亞病夫”曾是外國人對我們中華兒女的蔑稱。清末的人,受到鴉片的誘惑,導致身體虛弱,所以遭到洋人的歧視。吸食鴉片后,人們只感受著暫時的感官快樂,不務正業,最終落下個如此侮辱國人的稱號,這就是喪失夢想的表現,沒有所追求的目標,就少了前進的動力。而自從解放以來,許多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夢想,登上世界的舞臺,與其他外國人同臺競技,再也沒有人敢說我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了。從抵制外來侵略者,到保護國家主權,再到成功研制核彈、氫彈、核導彈、核潛艇,再到5年前開辦奧運會,當中國在奧運會上的金牌榜排名第一時,我想在沒有誰敢說我們是東亞病夫了!我們要向世界宣布中國人站起來了!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有許多人為夢想而努力:
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后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奮起,前后共歷時18年,終于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入、坐臥都要嘗嘗,使自己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自己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于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王。
從“東亞病夫”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堅強的意志,以及心中的夢想,已經向外國人展現出了中國人的實力與風采。外國人記住我們的不再是“東亞病夫”,而是中國人,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一個有目標的人是偉大的,因此他擁有一個夢想,并為此不懈努力,而一個國家也一樣需要一個目標,需要一個夢想,而我們的夢想,就是中國夢!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