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風景,即使再好,也是別人的風景;即使臨摹得再逼真,也不可能變成自己的風景。
小時候在童話里看到的,那只十分幼稚的小兔子,看見刺猬渾身帶刺,還以為它有多酷呢,就忍不住去模仿。它在自己的身上扎下了很多很多的牙簽。疼得它呀!可是,它卻忍著,為了讓自己越來越酷,像刺猬一樣酷,甚至比刺猬還酷,它堅強地忍著。為了不讓別的小兔子知道它變酷的秘密,它還偷偷地把主人的牙簽全都獨占了,兢兢業業地一根一根地往身上扎,扎,扎……扎來扎去,皮膚發炎了,潰爛了,最終無藥可救,死掉了。這就是“臨摹”的結果!
泰山有泰山的風景,黃山有黃山的風景……這誰都知道,如果它們彼此臨摹,肯定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泰山和黃山了,大家也就彼此一樣了,鼻子、眼睛、眉毛都一樣了,再也分不清你和我了。那么,最終的下場就只有一個——可悲。
數來數去,可悲的例子還真有不少,就比如那個以效顰而聞名于世的東施吧,本來,她活得好好的,卻偏偏要去模仿美女西施,模仿西施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最終便成了世人的笑料。
從小,我們就應該認清自己,別人的風景再誘人也不去畫別人的風景,這樣,你的世界就成了,因為你擁有屬于你自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