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開示頌
上堂開示頌。唐代。黃蘗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唐代]:黃蘗禪師
譯文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干一場。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注釋
塵勞:塵念勞心。迥(jiǒng)脫:遠離,指超脫。
緊把:緊緊握住。
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關于梅花,宋范成大《梅譜·前序》說:“梅,天下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尤物”,這里指特別珍異的花卉,也就是說,梅是一種品質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見,作者用梅花來象征一種精神,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采取的正確態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唐代·黃蘗禪師的簡介
黃櫱禪師(?-855)與黃檗(音bò)、黃蘗指的同一人。身長七尺,相貌壯嚴,額間隆起如珠;聲音朗潤,意志街澹,聰慧利達,精通內學,廣修夕陣,時人稱之為黃檗希運。黃櫱禪師是唐時福建福清僧人,幼年在本州黃檗山出家。百丈法嗣亦參證于南泉,后于洪州黃檗山大弘禪法,有《傳心法要》《宛陵錄》等傳世,堪為一代宗門大匠。
...〔
? 黃蘗禪師的詩(1篇) 〕
清代:
朱彝尊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過遺像肅,千載嶺云東。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過遺像肅,千載嶺雲東。
近代:
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
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
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
王跂
花朵正憐多鞢,柳梢偏愛小差池。
陶潛狹室夸容膝,庾信低窗訴礙眉。¤
花朵正憐多鞢,柳梢偏愛小差池。
陶潛狹室誇容膝,庾信低窗訴礙眉。¤
近代:
許南英
游憩超峰寺,登車日已曛。暮天銷薄靄,秋雨釀濃云。
老去思依佛,閒來欲與君。西風吹斷雁,拭淚拜孤墳!
遊憩超峰寺,登車日已曛。暮天銷薄靄,秋雨釀濃雲。
老去思依佛,閒來欲與君。西風吹斷雁,拭淚拜孤墳!
明代:
張弼
云杉如薺屋如蚶,詰曲溪流瀉碧潭。獨立小橋吟不盡,插天晴翠太湖南。
雲杉如薺屋如蚶,詰曲溪流瀉碧潭。獨立小橋吟不盡,插天晴翠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