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傷歌姬
和友人傷歌姬。唐代。溫庭筠。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一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
[唐代]:溫庭筠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
一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
一曲豔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
作者友人歌姬去世,此詩為勸慰友人而作。首句謂月缺花殘乃人間既不可避免又常有之事,不必過度傷心,次句是寬慰友人之語。三句謂自己能理解友人,誠無他事可阻止友人傷悼歌姬之念,然而落花隨川流東去亦是常有之事,不獨歌姬獨亡。五六句贊美歌姬,謂便是墓草也應嫉妒其婉轉之歌聲和嬋娟之美色,同時也表達了飛卿對歌姬“委逝川”的同情和憐惜。末二句謂友人當節哀,自古多情之人哀傷過度,除自損外,對亡人實無益處,況且亡人于九泉之下亦未必愿意看到未亡人因過分哀傷而自損的結果。全詩以勸慰為主,其間穿插對歌姬的贊美與同情是為了把自己與友人劃為同類,使友人覺得飛卿亦真為佳人“委逝川”而悲痛。眾所周知,同病之人往往可以互憐,同病之人互相勸慰的言語往往也比局外人的話更能觸動人心,飛卿如此寫,大概有此目的。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2篇) 〕
元代:
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清代:
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願已違。北鬥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
聶紺弩
冰道銀河似耶非?魂存瀑死夢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練能裁幾件衣。
冰道銀河似耶非?魂存瀑死夢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練能裁幾件衣。
明代:
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