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江詞·其六
橫江詞·其六。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譯文
月出星天起大風,江霧不開,海潮就像是海中大鯨東游一樣,壓促著百川之水往回倒流。
驚濤駭浪沖擊得三山搖動,先生不要渡河,還是回去吧。
注釋
月:一作“日”。
蹙:驅迫。回:倒流。
這兩句詩不僅寫長江浪濤之大,而且江面上起了大霧,說明更不能渡江了。“海鯨”是形容浪濤的。《木華海賦》云:“魚則橫海之鯨,突兀孤游,嗡波則洪漣踧踖,吹澇則百川倒流。”“驚波一起三山動”,用夸張手法表現江中波濤之險。《太平寰宇記》載:“三山,在昇卅江寧縣西南五十七里,周回四里。其山孤絕,面東西,絕大江。”按《輿地志》云,其山積石濱于大江,有二峰南北接,故曰三山。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南長江東岸。“公無渡河歸去來”一句,前半是古樂府《公無渡河》曲名,后半是陶淵明《歸去來辭》題名,李白用來組成新句,表達了江中浪險不能渡河之意,了無痕跡。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宋代:
張侃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清代:
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隻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淩芍藥階前豔,并照莢蓉幕裡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
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游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一氣貫寥寥。冥混裡、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遊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宋代:
范純仁
碧落無云玉鑒飛,凈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斗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碧落無雲玉鑒飛,淨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鬥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