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女
浣紗女。唐代。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唐代]: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譯文
錢塘江邊是誰的家鄉呢?江上的女孩全部都漂亮如花。
好色的吳王統治時她們不敢出門,如今卻毫無顧忌地到春江洗紗。
注釋
浣:洗濯 。紗:棉、絲織物的通稱。
錢塘江:在今浙江。
勝:超過,勝過。
吳王:特指春秋時期吳國的國君夫差。不得出:不能出。因夫差好色,越王勾踐曾獻美女西施與他,以亂吳國之政。據說西施本是越國的一個浣紗女,故說“吳王在時不得出”。
公然:毫無顧忌,公開地。
浣紗女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為了贊頌盛唐朝政而作,胡問濤(胡嗣坤)和羅琴的《王昌齡集編年校注》將此詩系于詩人謫官后,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參考資料:
1、常榮生 編著;李光學 繪畫.精選詩畫鑒賞.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6-7
2、胡問濤 羅琴 校注.王昌齡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10月第1版:155-156
唐代·王昌齡的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 王昌齡的詩(212篇) 〕
明代:
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鬥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明代:
黃衷
請藥東街質弊貂,五情炎火一時消。至今捧履無孺子,竹杖何曾過圮橋。
請藥東街質弊貂,五情炎火一時消。至今捧履無孺子,竹杖何曾過圮橋。
清代:
姚燮
秦塵起關朔,西挾太行走。排風入東界,齊魯遍蒼狗。
高天掛木葉,白日墮星斗。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
秦塵起關朔,西挾太行走。排風入東界,齊魯遍蒼狗。
高天掛木葉,白日墮星鬥。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
清代:
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明代:
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