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過樓巖寺
五言過樓巖寺。唐代。李治。 旋騼登雪嶺,飛旆駐香城。路盤高下騎,峰回出沒旌。云衣縫澗戶,霞綺織山楹。飏剎移虹影,攜風引梵聲。岫馥爐煙合,巖懸疊溜縈。空結籠檐網,虛谷響臺鈴。簇野千叢暗,長河一帶明。散望禪林外,方弘拯溺情。
[唐代]:李治
旋騼登雪嶺,飛旆駐香城。路盤高下騎,峰回出沒旌。
云衣縫澗戶,霞綺織山楹。飏剎移虹影,攜風引梵聲。
岫馥爐煙合,巖懸疊溜縈。空結籠檐網,虛谷響臺鈴。
簇野千叢暗,長河一帶明。散望禪林外,方弘拯溺情。
旋騼登雪嶺,飛旆駐香城。路盤高下騎,峰回出沒旌。
雲衣縫澗戶,霞綺織山楹。飏剎移虹影,攜風引梵聲。
岫馥爐煙合,巖懸疊溜縈。空結籠檐網,虛谷響臺鈴。
簇野千叢暗,長河一帶明。散望禪林外,方弘拯溺情。
唐代·李治的簡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于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咸海(一說里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歲,葬于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
? 李治的詩(18篇) 〕
明代:
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明代:
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金朝:
李獻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唐代:
胡宿
吳下新居樹石中,綠巖香葉一重重。潺湲枕上聞流水,縹緲檐間見好峰。
山客對棋閒覓劫,野僧留話幾侵鐘。由來止足前賢事,他日何慚邴曼容。
吳下新居樹石中,綠巖香葉一重重。潺湲枕上聞流水,縹緲檐間見好峰。
山客對棋閒覓劫,野僧留話幾侵鐘。由來止足前賢事,他日何慚邴曼容。
近代:
魏元曠
十分圓滿秋光,祗明宵便須虧缺。生平何限,事都如此,幾番凄絕。
投老于今,誰知更甚,任懷空闊。向澄澄天宇,金飆玉露,終不免,魂飛越。
十分圓滿秋光,祗明宵便須虧缺。生平何限,事都如此,幾番凄絕。
投老于今,誰知更甚,任懷空闊。向澄澄天宇,金飆玉露,終不免,魂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