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
敲詐勒索 (敲詐勒索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iāo zhà lè suǒ,敲詐勒索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怎么讀
注音ㄑ一ㄠ ㄓㄚˋ ㄌㄜˋ ㄙㄨㄛˇˊ
繁體敲詐勒索
出處曲波《林海雪原》:“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例子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曲波《林海雪原》三三)
正音“勒”,不能讀作“lèi”。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詐”,不能寫作“榨”。
辨析敲詐勒索與“巧取豪奪”有別:敲詐勒索的手段是硬的;對象是錢財、物品;“巧取豪奪”的手段是軟硬兼施;對象除錢財、物品外;還可以是權利、職位等。
近義詞巧取豪奪、仗勢欺人、敲榨勒索
反義詞拾金不昧
英語racketeering(squeeze out of)
日語詐欺(さぎ)を働いてゆする
德語etwas durch Drohungen erpressen
※ 成語敲詐勒索的拼音、敲詐勒索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天府之國 | 天府:天生的倉庫;國:地區。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后專指四川。 |
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