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苦中作樂 |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