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以文亂法 |
文:指儒家的經典。引用儒家的經典,非議國家法令。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
天緣湊合 |
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
說來話長 |
表示事情很復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英雄所見略同 |
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
獨占鰲頭 |
鰲:傳說中的大海龜、海鱉。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等人。狀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東扯西拉 |
形容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