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溯源 |
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
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fā)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zhèn)涿病P稳菸难哦卸Y貌。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jié)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強人所難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有風有化 |
謂有教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