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
綱舉目張 |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
大顯神通 |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