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活蹦亂跳 |
歡蹦亂跳。 |
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
足履實地 |
履:踩踏。腳踏實地。比喻實事求是,平實而不虛浮。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
舉棋不定 |
舉:拿起;拿著。拿著棋子不知道該怎么下。比喻臨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