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俗遷風 |
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
明若觀火 |
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