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第一階段的學習,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深入領會、認真總結,主要心得如下:
一、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對發展問題的總體認識和根本觀點,包含了系統而豐富的內容,全面回答了“為什么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和“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二、結合工作實際,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
學習是實踐的前提,實踐是學習的目的。科學發展觀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征,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深化認識、增長才干、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務實是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基礎,空談誤事,實干興業。學以致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要提高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水平,更要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的自學性和堅定性,要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要根據崗位職責的要求,學習相關領域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就我而言,既要著重加強積累數學教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又要提高關于學生管理方面的能力,轉變觀念,以學生為本。
創新工作理念,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工作中要把堅持以學生為本,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要始終把廣大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帶著責任,帶著感情,關心學生安危冷暖,關注學生健康成長,著力解決好關系他們切實利益的具體問題。
1、加強師德學習,為人師表。良好的師德是從師的最基本準則,要樹立良好的專業形象、品德形象和師友形象,必須具備堅韌的意志品格、飽滿的精神狀態、嚴謹的思想作風、誨人不倦的工作態度以及和藹可親的教師特征。
2、改變工作理念,服務當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轉變觀念,樹立一種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要踏實做事,多做好事多辦實事,樹立起“學生發展無小事”的思想。面對不遵守課堂秩序的孩子,教師就得從一開始就跟孩子明確好課堂常規。何為課堂常規?課堂常規就是在老師要求學生做好的基礎上,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監督別人,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良好的課堂常規能讓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師生共享教學效果。課堂常規就是要看細節、抓細節。讓學生感受到你無時無刻的關注和愛。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班級特點,制定有效的課堂常規訓練方案,并長期實行訓練,養成習慣。
3、正確引導充分尊重,關愛學生?!耙匀藶楸尽币w現在課堂上,就是要求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課堂,摒棄傳統觀點,懂得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個體。教師還應放棄傳統的“師道尊嚴”,應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允許學生在老師講課時有序地插話,發表自己的見解,給學生提供足夠寬松的心理空間。當有疑問或不同見解時可隨時發問,因為情不自禁發表出來的意見,往往是學生智慧火花的閃現。當學生回答不出教師的提問時,允許他自己請另外的同學幫他回答。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點的,教師應該先給予積極鼓勵,贊揚他勇氣,然后再予以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地坐下。教師還要在課堂上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得以發揮,個性得到發展。另外在知識點的學習上,我們又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很多老師都覺得,在課堂上教授新知識的時候,總是會有幾個同學老是學不會,老師著急,弄得學生也緊張了。其實,學習知識像滾雪球一樣,需要不斷的復習,不斷的鞏固,我們不能奢望學生在一節課里全部掌握所學的知識,他今天不會,那么我們明天上課之前就復習,再不會,再復習,這樣堅持下去,他肯定能學會并且掌握得很牢固的。
4、切實轉變觀念,正確評價學生。教師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要轉變傳統的觀念和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要充分結合各學生的個性特點,切實以“人性化”為原則,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評價學生要注意把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態度的投入程度、對本節課的興趣大不大,看其獲得的知識程度和能力發展是否與態度的投入相符合。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務必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際工作,終身學習,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技能,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切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真真正正做到開拓進取,銳意創新,教書育人,為培養未來合格的建設者,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個人,一個民族,是需要有一種精神寄托,需要有一種精神信仰的。這種信仰,就像樹木龐大的根系,可以給樹干源源不斷的提供養料。社會發展了,祖國進步了。而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需要每個人的適應與付出。社會的進步不僅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更需要先進的科學思想來指導。參加學校黨總支的學習科學發展觀系列活動,使我開闊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認識,提升了理論水平,提高了政治覺悟。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深入領會、認真總結,主要心得如下:
一、教師應該樹立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是一個慢的藝術,是一個需要時間來檢驗的活動。作為教師,肩負著為祖國的明天培養建設者的重任。因此,這需要教師有遠大的目光,樹立科學的教育觀,著眼于學生的未來,也就是確立新的教育本質觀、生活教育觀,理解和關懷學生的生命世界,為學生的將來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和道德基礎。
在不斷的學習中,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在開啟著我的智慧,在告訴著我,要牢固的樹立聯系的、辯證的馬克思哲學觀,認真系統的學習教育理論,對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現象,新觀點做到心中有數,以科研能力來促進觀念的更新,以科學的教學藝術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在這一學習階段,更加使我認識到一切都在發展中,一定要做好今天的工作,為學生明天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擁有良好的師德。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有人把老師比作燈塔,是因為教師在指引著學生前進的方向,有人把老師比作靈魂的工程師,有人把老師比作太陽。這么多美好的比喻,實際上是因為老師肩負的責任太重要,所以,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來不得半點馬虎。無論是作為教師還是黨員,都時刻把自己的品德修養放在首位。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遇到問題,學會換位思考;遇到榮譽,不爭不要,遇到困難,勇于承擔。
三、不斷學習和勇于創新。
毛主席說:“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即使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已經了解得比較多的人,無產階級立場比較堅定的人,也還是要再學習,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問題。”
?新的世紀面臨眾多的挑戰。新的世紀需要創新的人才。教師的創新素質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而要成為具有創新素質和有效實施創新教育的教師,就必須堅持不斷的學習和勇于創新。作為教師,只有孜孜不倦的從社會實踐和知識中汲取養分,不斷拓寬知識面,才能出色的完成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歷史責任。此外,教師不要僅僅滿足于學習現成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還要勇于在實踐中去發現新問題,探索新規律,提出新見解,創造新途徑。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
四、關注后進生的發展。
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個別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障礙。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我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深刻的反思??茖W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學生作為我教育的對象,我是否以一個需要我尊重的“人”來對待他們?
首先教師要多用微笑教育,讓教師發自內心的微笑鼓勵他,感染他。其次多用賞識教育。賞識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贊揚、鼓勵的語言,也可以是愛撫友善的動作,可以是欣賞贊許的目光。最后是理解教育。真正的理解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師生之間要加強溝通,彼此相互理解,開辟出特色化的素質教育道路,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到成功的樂趣。最終就是真正關懷學生,就像對待學生猶如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要把學生真正的放在心上,走進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需要,從而去認真的尊重和信任每一個學生,點燃他們奮發向上的激情,在他們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努力學習,愉快生活,成為祖國的合格建設者。
總之,新的形勢下,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和辦法;要進一步加強學習能力、工作能力而且還要有好的創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學會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看人看事,提高自己的處人處事能力,著力提升我們的學習能力和奉獻精神。
在xx市教育工委和xx鎮黨委的領導下,我校黨支部精心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活動,作為一名黨員,我認真學習,認真總結,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反思,現將本人第一階段科學發展觀學習做
1.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茖W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黨中央對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進一步把握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2.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于挑戰。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課題新矛盾,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這就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概括的“四個深刻變化”: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其中,既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也承受著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巨大壓力。
中央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了子孫后代的福祉,為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讓我們時刻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開闊視野,不斷提高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的能力,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
二、緊密聯系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餞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思想。
本次學習實踐活動,要緊緊圍繞“創建教育強區”這一主題,努力在“精、深、透”上下功夫,在實效上求突破,在工作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進一步提高科學發展能力,進一步破解教學中的難題。
牢牢把握活動的正確導向,鼓舞干勁,凝心聚力,力爭上游,緊扣發展第一要務,推進科學發展。創新學習形式,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使學習教育具體化、通俗化,切實達到入心入腦的目的。在實踐上,突出重點內容,解決突出問題,突破發展瓶頸。方式方法體現民主性、科學性和實際操作性。
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廣大黨員,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學習理論與改造世界觀、推動實際工作相統一,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干,堅決防止追求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搞形式主義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