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豐富,人民安樂。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td>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有機可乘 |
機:機會;乘:趁。有空子可鉆。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進入事物的內部。 |
來因去果 |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
豈有此理 |
豈:哪里。哪里有這樣的道理。指極為荒謬;決無道理。 |
舉棋不定 |
舉:拿起;拿著。拿著棋子不知道該怎么下。比喻臨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
適得其反 |
恰恰得到相反的結果。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 |
冰天雪地 |
冰雪漫天蓋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