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躍躍欲試 |
躍躍:急于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
金蟬脫殼 |
金蟬:金黃色的知了;殼:堅硬的外皮。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比喻用計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
有風有化 |
謂有教育意義。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池魚之殃 |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