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原本本
原原本本 (穿衣鏡照人 ) 是一個漢語成語,歇后語是穿衣鏡照人,原原本本是褒義詞。。。。

拼音語讀音
拼音yuán yuán běn běn
怎么讀
注音ㄩㄢˊ ㄩㄢˊ ㄅㄣˇ ㄅㄣˇˊ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元元本本,數始于一。”
例子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她并沒瘋狂到不知人事,剛才在下邊,她原原本本都告訴了我了。”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辨形“原”,不能寫作“源”。
歇后語穿衣鏡照人
謎語拷貝
近義詞有頭有尾、從頭到尾
反義詞有頭無尾、東鱗西爪
英語exactly as it is
俄語целиком(слово в слово)
日語一部始終(いちぶしじゅう),ありのまま
德語von A bis Z(ausführlich)
法語depuis A jusqu'à Z(tout au long)
※ 成語原原本本的歇后語成語大全提供查詢。
卵與石斗 | 雞蛋碰石頭。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敗。 |
視微知著 |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國士無雙 |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
大顯神通 |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
讀書三到 |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
老氣橫秋 |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死板;缺乏朝氣。 |
連篇累牘 | 連:連接;篇、牘:古代寫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疊、堆積。指采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形容文辭冗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