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成語故事

拼音zǔ shù yáo shùn,xiàn zhāng wén wǔ
基本解釋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出處《禮記 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典故
堯是傳說中中國的第一位帝王。他體格魁梧,聰穎仁愛,光明磊落,雖生長在帝王富貴之鄉,卻謙遜節儉,寬容禮讓。他在位期間,是古代傳說中最理想的太平盛世——“九族和睦,四夷咸服,天下太平。”
堯帝年老的時候,想找一個繼承人,于是召集各地部落首領來商議。在堯帝之前,帝位一直是父子兄弟相傳的,他本人便是繼承了異母兄長摯的帝位。這天,堯帝召集群臣議事后,嘆道:“我在位已經七十年了,眼看老了,但卻后繼無人,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啊!“
堯的弟弟放齊連忙說:“您這樣說就不對了,現在不是有賢侄丹朱,開明禮讓,怎能說后繼乏人呢?”堯帝苦笑道:“‘知子莫若父’,丹朱是什么人,我還不清楚嗎?頑劣、兇蠻、不學無術。他要是即位,百姓可就遭殃了。”
沉寂片刻之后,堯帝笑著說:“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誰最有德才就應該由誰來治理天下。為天下推賢舉能,也是大家分內之事嘛。”奸臣獾兜見有機可乘,就說:“我以為共工是合適的人選。”堯帝凜然道:“共工能言善辯,表面看起來恭敬謹慎,其實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這樣的小人沒資格接替我的職位。你們舉賢任能,并非僅限于我們身邊的人!”
“我聽說民間有一位賢士,名叫虞舜。”四岳說道。堯帝不禁點頭笑道:“我也有耳聞,但不知他究竟怎樣賢能?”四岳說:“舜的母親死得很早,他的父親眼睛看不見,但性子卻很頑固,繼母刁蠻奸詐,異母弟弟象,常恃母自傲,對他很無禮。但即使是這樣虞舜也始終敬父孝母,愛護弟弟,把快要分裂的家治理得和和睦睦。二十歲時,他就已經孝名遠播了。”
堯帝聽后很高興,便請來虞舜,委以重任,又將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當然,堯帝也想借助女兒暗中考察他的品行。虞舜始終平靜地面對了種種變化,行事深謀遠慮,仁義禮讓;講話誠實守信,和藹可親。堯帝對他很滿意,三年后便結束了對他的考察,正式讓位給虞舜,不料虞舜卻總以德薄為由謙讓推辭。不過最后,虞舜還是做了帝位的繼承人,完成了名垂后世的“禪讓”。
周文王禮賢下士,周武王英勇伐紂,解救萬民于水火的故事同樣千古流傳。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倒栽蔥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個不提備,跌了一個倒栽蔥,把一個小孩子也丟在路邊啼哭。”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魯大海自然要個硬性的人來演,口齒舉動不要拖泥帶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滿山遍野 |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當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目不斜視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 |
度己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