跅馳之士的成語故事

拼音tuò chí zhī shì
基本解釋跅馳:放蕩。指行為放蕩不受約束的人。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暫未找到成語跅馳之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跅馳之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故家喬木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易子而教 | |
羅掘一空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揚威耀武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揚威耀武顯神通,走石飛沙弄本事。”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0回:“兄弟鬩墻,外御其侮。蝸角紛爭,惟利是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