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興寓情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 xìng yù qíng
基本解釋寄:寄托;寓:含;興:興致。指作品中寄托飽含了作者的興致與情懷。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暫未找到成語寄興寓情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寄興寓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結黨營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黨營私,孤負任使。” |
炙手可熱 | 唐 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
驚鴻艷影 | 清·王韜《鵑紅女史》:“遙見樓頭有一女子憑欄臨波凝睇,素妝淡服,豐神絕世,驚鴻艷影,湖水皆香。” |
夷為平地 | 孫犁《我的綠色書》:“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車場。” |
發號施令 | 《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
互通有無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
有血有肉 | 秦牧《藝海拾貝 核心》:“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語言獨特,激動人心的。” |
鉆木取火 | 唐·慧能《壇經·疑問品》:“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
不置可否 |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無所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