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痍滿目的成語故事

拼音chuāng yí mǎn mù
基本解釋瘡痍:創傷;比喻戰爭或自然災害之后的景象。多用于比喻因戰爭或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破壞。眼睛所看見的都是殘破凄涼的景象。比喻遭破壞的程度極為嚴重。也作“滿目瘡痍”。
出處清 李漁《風箏誤 和鷂》:“征鼙聒耳鄉音杳,瘡痍滿目親人少。”
暫未找到成語瘡痍滿目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瘡痍滿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不驕不躁 | 毛澤東《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和團結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外圓內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年少無知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