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膊成山的成語故事

拼音sǒng bó chéng shān
基本解釋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出處宋 陸游《衰疾》:“捉襟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p>
唐朝時期,唐太宗設宴招待身邊的大臣,君臣玩得盡歡,互相戲謔與嘲笑。歐陽率更因為長得很瘦削,被趙公無忌作詩譏笑為:“聳髆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閣上,畫此一獼猴。”
聳膊成山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聳膊成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噓寒問暖 | 冰心《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td> |
用智鋪謀 |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軍卒,驅將校用智鋪謀?!?/td> |
過五關,斬六將 | |
褒善貶惡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td> |
七搭八扯 |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td> |
膽寒發豎 | 五代·王定?!短妻浴ず眉暗趷旱强啤罚骸袄钌偾溆衷徊倏諒儯鞍兹校務呙也荒懞l豎,永為子孫之戒?!?/td>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