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蟬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 ruò hán chán
基本解釋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p>
東漢末年,有個文人叫杜密,剛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職期間,參加過打擊宦官集團斗爭,他執(zhí)法嚴明,對宦官子弟有惡必罰,有罪必懲。后被革職回潁川老家。 在家他仍關(guān)注國家大事,經(jīng)常拜會潁川郡守、縣令,暢談天下大事??墒峭さ脑谒拇ㄈ问穸继氐膭俎o官回家,與他迥然相反,閉門謝客。 潁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說:“劉勝清高,公卿屢次推舉他任職,他都拒絕了。” 杜密聽出王昱話中有話,提醒他出來做官,直言道:“像劉勝這樣的人應(yīng)當為國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對好人不予舉薦,對惡人壞事不敢揭露批評,明哲保身,一聲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蟬’),實乃當世之罪人;而我與他相反,讓你賞善懲惡,為你盡微薄之力。”
噤若寒蟬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噤若寒蟬)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謹小慎微 |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xùn)》:“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td>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太史公曰:語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代之智也?!?/td> |
金屋藏嬌 |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3回:“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td>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td> |
空穴來風(fēng) | 戰(zhàn)國 楚 宋玉《風(fēng)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fēng)?!?/td> |
結(jié)黨營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黨營私,孤負任使?!?/td>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td>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td>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fēng)流共古長?!?/td> |
心急如焚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7回:“我越發(fā)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