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萁燃豆的成語故事

拼音dòu qí rán dòu
基本解釋比喻兄弟相殘。
出處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豆萁燃豆的典故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華,想找一個借口把他殺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處死。曹植作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只好貶他去鎮(zhèn)守邊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豆萁燃豆)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強取豪奪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下卷:“‘這叫強取豪奪。’謝慶元嘶聲地說。” |
莫衷一是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望風撲影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
處之泰然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
空穴來風 | 戰(zhàn)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平淡無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