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山河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n bì shān hé
基本解釋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出處李光《集詩述感》:“半壁山河話戰(zhàn)爭,布衣空負魯連名。”
暫未找到成語半壁山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半壁山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此一時彼一時 | 語出《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大有可為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價值連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發(fā)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
戶告人曉 |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梁節(jié)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
抱恨黃泉 | 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 |
亡命之徒 | 《周書 郭彥傳》:“亡命之徒,咸從賦役。” |
家破人亡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元安禪師》:“師曰:‘家破人亡,子歸何處?’” |
信口開河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
匪夷所思 |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