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寒交迫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 hán jiāo pò
基本解釋交:一齊;迫:逼迫。饑餓、寒冷一齊襲來。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饑寒交迫的典故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戰(zhàn)亂,天下盜賊很多。唐高祖李淵有一次審問犯人:“你為什么要做賊?”犯人說:“饑寒交迫,沒辦法只好做賊”。李淵嘆息說:“我作為你們的國君,讓你們貧窮,這是我的罪過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們議論防盜的事。有人建議用嚴(yán)刑來禁止。太宗說:“老百姓所以做盜賊,是因為勞役賦稅繁重、官吏貪婪盤剝,使得老百姓無法活下去,因此顧不得廉恥了。我們應(yīng)當(dāng)去掉奢侈浪費、減輕勞役和賦稅、選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這樣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哪里用得著重刑呀?”
經(jīng)過幾年的治理,天下太平,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晚上大門用不著關(guān),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寫道:“九州道路無豹虎,遠(yuǎn)行不勞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沒有攔路搶劫的強盜;那些出遠(yuǎn)門的人,也用不著求神問卜,選個“出門大吉”的好日子)。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饑寒交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骨肉分離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死后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落落大方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9回:“杜雍卻不推辭,將通身換了,更覺落落大方。”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犀牛望月 | 《關(guān)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
敗俗傷風(fēng) | 參見“敗俗傷化”。 |
絆腳石 | 毛澤東《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zhàn),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zhàn)的絆腳石。” |
螓首蛾眉 | 《詩經(jīng) 衛(wèi)風(fēng)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