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成語故事

拼音qǔ ér dài zhī
基本解釋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p>
楚國末年名將項燕的孫子項羽從小死了父親,跟著叔叔項梁學習劍術,項羽卻豪言壯語地說要學習對付千軍萬馬的本領,項梁就教他兵法。項梁殺了人,他們逃到吳中,秦始皇東游會稽山路過吳中,項羽遠遠觀望并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也”
取而代之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取而代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顯山露水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td> |
莫衷一是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酒囊飯袋 | 宋 陶岳《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td> |
自己人 | 錢鐘書《圍城》:“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
八荒之外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促膝談心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談心,甚是款洽。” |
鋪天蓋地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
慷慨悲歌 | 晉 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鐘期信為賢?!?/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