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

拼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基本解釋冠:帽子。撣去帽子上的塵土;表示慶賀。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將得到引薦而慶幸。后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也形容壞人得意;準備登臺的樣子。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
彈冠相慶的典故
漢宣帝時,瑯琊人王吉和貢禹是很好的朋友,貢禹多次被免職,王吉在官場也很不得志。漢元帝時,王吉被召去當諫議大夫,貢禹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彈去灰塵,準備戴用。果然沒多久貢禹也被任命為諫議大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彈冠相慶)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鼠憑社貴 |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