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脛蟣肝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ī jìng jǐ gān
基本解釋虱子的小腿,蟣子的肝臟。比喻非常微小的東西。
出處戰國楚·宋玉《小言賦》:“烹虱脛,切蟣肝,會九族而同噬,猶委余而不殫。”
暫未找到成語虱脛蟣肝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虱脛蟣肝)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度己以繩 |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繩,接人則用抴。” |
音信杳無 |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
落葉歸根 | 明 王世貞《鳴鳳記》第38出:“落葉歸根,豐城劍回。” |
驕生慣養 |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富貴家之小孩,驕生慣養,大半身體柔弱,時膺疾病。”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作回憶錄 關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目不轉睛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