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而俯的成語故事

拼音sān mìng ér fǔ
基本解釋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tài)度也愈加謙虛。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暫未找到成語三命而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三命而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撥云見日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斷斷續(xù)續(xù)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4回:“只見水面上或一朵,或兩瓣,斷斷續(xù)續(xù),皆有桃花。”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唯物主義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