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稱臣的成語故事

拼音gē dì chēng chén
基本解釋割讓土地,臣服于對方。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若放我南歸,愿為金邦細(xì)作,饒幸一朝得志,必當(dāng)主持和議,使南朝割地稱臣。”
暫未找到成語割地稱臣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割地稱臣)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一擁而上 |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上。”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昂首挺胸 |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jīng)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yīng)該是官僚主義的。” |
語短情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zhàn)士的心意的。”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今是昨非 |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