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獸不如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n shòu bù rú
基本解釋連禽獸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極壞。
出處《晉書·阮籍傳》:“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
禽獸不如的典故
三國時期,魏國東平相阮籍才華出眾,思維敏捷,深受文帝司馬昭的喜愛。阮籍治郡,法令清晰簡單,深受百姓的愛戴。一次聽說一個人殺了他的母親,他說殺父還說得過去,殺母怎么可以?殺父是禽獸的行為,殺母是連禽獸都不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禽獸不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衣木食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肝髓流野 | 《舊唐書·蕭瑀傳》:“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與賊肝髓流野,得復宗廟,遺老殘民聞輿馬音,流涕相歡。”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止沸益薪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流離顛沛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
反治其身 | |
藏形匿影 | 《鄧析子 無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