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死牖下的成語故事

拼音lǎo sǐ yǒu xià
基本解釋牖:窗。形容得享天年。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假若誤出誤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了囹圄刀鋸之間,難道頭頂上這個老翁,是沒有眼睛的么?”
暫未找到成語老死牖下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老死牖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前瞻后顧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死期將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遠,夜行不休,前瞻后顧,無所棲歸,不亦太可憐乎!”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窮鄉(xiāng)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xiāng)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處實效功 |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yè),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
營私舞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私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