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厚非的成語故事

拼音wèi kě hòu fēi
基本解釋不可過分指責。指雖有缺點但仍可原諒。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以英為長沙連率。”
未可厚非的典故
漢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陰謀手段篡奪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稱帝后,任意改變西漢王朝的邊境政策,將句叮王亡邯誘騙到郡城處死。益州郡許多少數民族首領紛紛起兵反對朝廷。王莽得知益州地區發生動亂,派一名將軍去招募士兵,并向百姓征收重稅充作軍費,用來進攻句叮。戰爭持續了將近三年,消耗了不知多少錢財,動亂還是沒有平息下來。玉莽見那名將軍無法收拾局面,便將他召回京都處死,同時另派一名將軍,征調二十萬大軍進攻句叮。大批糧餉只能依靠沿路州縣提供。當地有個名叫馮英的大守認為,這將給本來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百姓加上新的災難。為此他拒絕提供,并且向王莽上書,請求停止派兵,結束征戰。王莽大怒,立即下詔撤去馮英的官職。但過后又想,這樣做會引起當地百姓不滿,于是又假惺惺地對身旁的人說:馮英如此做,其實也是不可過分責難他的。就這樣,馮英的官職總算保留下來,只是被改調到別處去當太守。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未可厚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安適如常 | 葉圣陶《線下 孤獨》:“待交了春,天氣漸見和暖,就安適如常了。” |
訓練有素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兵尚書張鏊請以列顯為指揮僉事,專訓練。顯亦為當時名將,所至有功,故知訓練有素。”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
莫衷一是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青山綠水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