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豈容鼾睡的成語故事

拼音wò tà qǐ róng hān shuì
基本解釋不能讓別人在自己的床鋪旁邊呼呼大睡。比喻不能讓別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臥榻豈容鼾睡!’”
臥榻豈容鼾睡的典故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個(gè)擊破的戰(zhàn)略,先后攻滅了荊南、湖南、后蜀等國。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見。李煜擔(dān)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臥榻豈容鼾睡)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歇斯底里 | 茅盾《嚴(yán)霜下的夢(mèng)》:“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見許多狼,張開了鋸樣的尖嘴,在撕碎美麗的身體。” |
和風(fēng)細(xì)雨 |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游耆阇詩》:“清風(fēng)吹麥壟,細(xì)雨濯梅林。”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危急關(guān)頭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duì)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guān)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 |
挖空心思 | 清 俞萬春《蕩寇志》:“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jì),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
離弦走板 | 浩然《艷陽天》第12章:“您哪,也當(dāng)過解放軍呀,花一點(diǎn),也不能算是離弦走板。” |
不治之癥 | 魯迅《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
婆婆媽媽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11回:“寶玉,你忒婆婆媽媽的了。” |
鉆木取火 | 唐·慧能《壇經(jīng)·疑問品》:“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
空話連篇 | 毛澤東《反對(duì)黨八股》:“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