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開言路的成語故事

拼音guǎng kāi yán lù
基本解釋盡量創(chuàng)造使人們能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條件。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
廣開言路的典故
西漢時期,賈山寫《至言》向漢文帝進諫,闡述廣開言路的道理,他認為如廣開言路,善于養(yǎng)士,則國家就會強大,好比“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漢文帝讀了覺得很有道理,確實可行,就聽取他的意見廣開言路。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廣開言路)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jīng)文緯武 | 唐 許敬宗《定宗廟樂議》:“雖復(fù)圣跡神功,不可得而窺測,經(jīng)文緯武,敢有寄于名言。”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斗方名士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jié)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借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diào)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
八荒之外 | 戰(zhàn)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nèi),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夫唱婦隨 | 《關(guān)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dāng)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