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暮改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āo lìng mù gǎi
基本解釋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出處漢·鼌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朝令暮改的典故
西漢文帝時期,官僚地主等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農民生活極其困苦,很多人破產逃亡,太子家令晁錯寫《論貴粟疏》上書給皇帝,提出打擊商人投機倒把的行為,限制官僚地主對農民的盤剝,提出政策穩定,不能朝令暮改,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朝令暮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天旋地轉 | 唐 元稹《望云雅馬歌》:“天旋地轉日再中,天子卻坐明光宮。” |
后繼有人 | 艾蕪《鞍鋼呵,我回來了》:“這是后繼有人,令人喜悅不止。”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舉世混濁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著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 |
自己人 | 錢鐘書《圍城》:“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費盡心機 | 宋 戴復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