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福必有禍,有美必有丑,有善必有惡,這是老子的看法,也是我對網絡的理解。
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在學校象棋班里學象棋,為了能夠多多練習,老師勸我在網絡上對弈,我因此第一次接觸到網絡。在父親的指導下,我很快了解到網絡的方便快捷和它所帶來的樂趣,以后每次在象棋班完課回到家,就在網上下象棋。久而久之,我的棋藝大有長進,一次競六回合就擊敗了一位我以前從不敢交手的一位高手,老師也對我大力贊賞,我的勁頭更足了。
可我的勁頭似乎是過多了,漸漸地,我把所有的空余時間都用在了與網絡上素不相識的人下象棋上,學習上一點心思都沒有,成天滿腦子策劃著“錦囊妙計”。甚至連覺都不好好睡,腦子里還在想對策。終于我的成績直線下滑,父母再也按捺不住,在電腦里設了“密碼”,除非他們同意,否則我連鼠標都碰不到,逐漸地我就把事兒給淡忘了。
網絡的確益處,在我上五年級時才切實地體會到。做作業時,常有幾題不會,這時網絡便發揮了作用。只要在搜索欄里輸入關鍵詞,然后單擊“搜索”鍵,結果應有盡有。寫作文時,辦辦手抄報時,如果要搜集資料,在網上查找,就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然而網絡這無底的黑洞再一次將我卷入到。到了六年級,難題逐漸多了起來,我經常萌生偷懶的念頭,想在網上一查了之。我不知不覺就對網絡產生了依賴。父母發現了事態的嚴峻,只好采取最嚴酷的手法----把“拔號”鎖在密碼箱里。這樣一來,我便沒有任何歪腦筋可動了。事實證明,父母這個嚴厲的方法有立竿見影的成效----我的成績一躍進入了班上前三名,并穩定在這一水平上。父母見效果明顯,就在每天我完成作業之后,逼著我做難題,由于沒有網絡所助,我只好常常挑燈夜讀的時候苦思冥想到零晨三點,而我逐漸有“抗睡”的特異功能,睡得越少,精神反而越好。這一切都靠沒有網絡所賜呀!
河豚雖美,但鮮善中卻帶有可怕的毒素,網絡雖好,但便捷中卻暗藏著驚人的殺機。網絡似河豚,看似很好,但一定要取之有度,否則終會“禍起蕭墻”,合理利用網絡吧,這樣才能對你有益。